盖码饭:为何成了打工人的“食堂顶流”
日期:2025-10-19 15:36:12 / 人气:4

顶着“暴打预制菜”的头衔,盖码饭从去年起跃升为快餐赛道“顶流”,成为北上广深等城市打工人的午饭必选项,在外卖榜单中强势突围。从北京望京到深圳科兴科技园,主打湘味的盖码饭门店月售动辄4000+、6000+,甚至出现骑手排队取餐的热闹场景。这个看似传统的品类,为何能在短时间内成为“打工人食堂”?其背后是消费需求升级与行业模式创新的双重驱动。
一、盖码饭品牌:集体“狂奔”的扩张态势
盖码饭品牌近年呈现爆发式增长。头部品牌霸碗成立于2017年,目前官网宣称“全国门店1000+”,辣椒炒肉系列一年热卖500万份,一年卖出超7000万份盖码饭,体量直逼老乡鸡、乡村基等成熟中式快餐品牌。另一品牌状元派增速迅猛,从2023年的“全国连锁超300家”快速扩张至如今的“500+门店”;被称为“盖码饭爱马仕”的德天顺深耕长沙多年后,今年3月突破区域限制开出深圳首店,全国门店达18家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盖码饭选址不再局限于街边店和外卖店,“进商场”成为新趋势。餐里眼大数据显示,霸碗门店中商场店占比高达60%。商场化不仅带来流量提升,更实现了品类定位的升级,摆脱了传统快餐“低端”的标签,吸引更多消费群体。
二、“打工人食堂”密码:精准匹配新需求
盖码饭的崛起,源于其填补了传统盖浇饭退场后的市场空白。此前,盖浇饭因房租、人工成本上涨利润微薄,加上预制料理包的大规模使用导致口味下滑,逐渐与消费者“吃得好、吃得健康”的需求脱节。而盖码饭虽与盖浇饭底层逻辑相同(“浇头盖米饭”),却通过三大优势精准击中打工人痛点:
1. 猛火现炒“锅气”,对抗预制菜:“无预制、全现炒”是盖码饭的核心卖点,品牌纷纷将“现炒”突出展示在招牌上,明厨亮灶成为标配,让消费者直观看到食材切配、炒制全过程。即便部分品牌使用AI智能炒菜机,也仅参与炒制环节,新鲜现切食材、独特调味及自制猪油等,仍保证了菜品的“锅气”与口感,契合消费者对“现做美味”的渴望。
2. 高性价比套餐,适配打工需求:打工人对午餐的核心诉求是“便宜、份量足、省时间”。盖码饭品牌深谙此道,推出自选双拼、三拼等套餐解决“选择困难症”,并提供米饭、饮料、小吃自助服务。在三里屯上班的小谢分享:“五六人聚餐人均才三四十,米饭免费,吃不完还能打包,太适合打工人了。”
3. 湘辣“成瘾性”,满足味蕾刺激:源于湘菜的盖码饭,以油重、味咸、香辣的特点带来极强的满足感。《2024“成瘾性餐饮”洞察报告》显示,90%消费者会回购酸辣、麻辣等成瘾性产品。辣椒炒肉、小炒黄牛肉、酸辣鸡杂等丰富“码子”,让打工人一周吃遍不重样,上海消费者小A直言:“不知道吃什么时,永远可以相信盖码饭,一周四天都在吃。”
三、标准化争议:“机炒时代”的温度困境
盖码饭的快速扩张,离不开智能化赋能。霸碗等品牌大规模使用自研炒菜机器人,第三代设备已实现2分钟一份餐的出餐速度。炒菜机器人不仅降低了人工成本(成为“大厨平替”),更通过预设程序保障了菜品标准化,提升出餐效率与卫生水平。消费者对此接受度较高,认为“重点在好吃、性价比、新鲜卫生,而非谁来炒”。
但标准化也带来新的争议。炒菜机器人依赖固定程序,难以根据顾客需求灵活调整油盐、葱蒜等细节,互联网上不乏“不可调口味”的吐槽。更核心的矛盾在于“锅气”与“灵魂”的缺失:有网友反映,机炒盖码饭“入口有烟熏味,偶尔吃到炒焦菜码,是糊锅而非锅气”。围绕“机炒菜算不算预制菜”的讨论,让盖码饭陷入口碑两极分化,甚至被部分食客称为“牛马饭”。
小结:盖码饭以“现炒、性价比、成瘾味”抓住了打工人的胃,通过智能化实现快速扩张,成为中式快餐的新势力。但在“效率至上”的同时,如何保留餐饮的“温度”与“灵魂”,平衡标准化与个性化需求,将是盖码饭品牌持续发展的关键。毕竟,打工人需要的不仅是“快饭”,更是“有温度的好饭”。
作者:杏耀注册登录平台
新闻资讯 News
- 年入30亿,泰兰尼斯的千元童鞋卖...10-19
- 传承背后的战略考量10-19
- 盖码饭:为何成了打工人的“食堂...10-19
- 泰兰尼斯:千元童鞋的营销密码、...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