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马修·科布:解析 AI 局限性与人类独特价值
日期:2025-11-09 14:20:32 / 人气:15

在与新浪财经的对话中,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动物学教授、神经科学家马修·科布(Matthew Cobb)作为一位“AI 怀疑派”,分享了他对人工智能、人类大脑以及人类独特价值的深刻见解。
一、AI 与人类大脑:两种截然不同的系统
1. 设计灵感的反转:在写作《大脑传》时,马修·科布发现计算机最初的设计灵感源于人脑。1945 年数字计算机诞生,其设计者依据当时一篇认为人脑神经元以“逻辑电路”方式连接的论文,采用“数字逻辑”结构模仿大脑工作原理。但随后人们发现,人脑并非数字系统,不具备“开”与“关”的逻辑状态,既不线性也不稳定,是经过数十亿年演化的生物系统,而计算机是人类在短短七十年内设计的人工系统,二者本质不同。
2. 系统本质差异:AI 基于硅运行,依靠人类编写的指令,是工程设计的结果;而人脑是自然选择的产物。这种本质差异决定了它们在功能和能力上有着根本的不同。
二、AI 在神经科学中的作用与局限
1. 数据处理助力:AI 能够改变神经科学家处理数据的方式。在 21 世纪的神经科学中,面临数据过多却难以解释的挑战,而 AI 可以发现人类肉眼和统计模型都看不到的模式,未来将成为帮助识别潜在规律、找到未曾注意关联的有价值工具。
2. 无法解开大脑奥秘:尽管 AI 在数据处理方面有一定作用,但马修·科布认为它无法成为解释人脑,甚至结构简单的果蝇幼虫大脑的“模型”。AI 系统的机制远超认知范围,目前的理论无法与之对应,计算机也不可能成为解决神经科学奥秘的“魔法棒”,生物学永远充满奇异和复杂。
三、人类大脑的演化与未知
1. 演化的产物:马修·科布坚信大脑并非被设计的产物,生物学的一切都显示出其“混乱”本质,这是数十亿年演化历史的结果。大脑源于动物的出现,更具体地说,是当动物第一次出现左右对称结构时,大约在七亿到十亿年前,从一小小组能感知外界的神经细胞逐渐演化而来。
2. 演化的未解之谜:虽然我们能追溯大脑的起源和演化过程,但依然完全不知道大脑如何从简单的感知细胞发展成为能思考、有意识的器官,这是一个令人惊叹的奇迹,也是目前科学尚未解开的谜团。
四、AI 缺乏真正的创造性
1. 创造性的缺失:作为“AI 怀疑派”,马修·科布认为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 AI 系统产出过真正具有创造性的东西。人们给 AI 提示生成的图像或影片,如把玛丽莲·梦露放进现代电视剧里,只是滑稽的拼贴,并非真正的创造。计算机基于过去训练的数据学习现有事物的规律,无法创造出真正“新”的事物,而人类能够想象从未存在过的东西。
2. 模式识别的局限:AI 并不“理解”任何事物,只是在模式识别。在医学上,它可以作为从 X 光片中检测癌症病灶的辅助筛查工具,但不应让其作出最终判断。人类的许多重要工作,如护士、护工等岗位,其价值并非“智力性”,机器无法替代,且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也不会被替代。
五、人类情感联结与照护工作的价值
1. 情感联结的重要性:马修·科布认为人类很多重要工作的价值在于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结。以护理员为例,当人们年老失去自理能力时,更希望得到人的关怀和照顾,而不是机器。因为人类会产生情感联结,而我们对机器不会有同样的情感。
2. 社会与政治问题:在西方社会,照护者工作超负荷、报酬偏低、社会地位不足,这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一个社会与政治问题。我们应该支持、培训并尊重照护者,让他们获得合理报酬、充分休息时间,而不是依赖机器进行照护工作。
马修·科布的观点提醒我们,在看待 AI 时,要清醒地认识到其局限性和人类独特的价值。AI 虽然在数据处理和一些应用领域有重要作用,但无法替代人类的创造性、情感联结和对复杂事物的理解。同时,我们也应该关注那些看似平凡但对人类至关重要的工作,以及背后所涉及的社会与政治问题。
作者:杏耀注册登录平台
新闻资讯 News
- 四年亏5亿,Klook为何敢冲美股?11-14
- AI眼中人类的面相、性格与命运11-14
- 为什么公司越裁员,估值反而越高...11-09
- 对话马修·科布:解析 AI 局限性...11-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