厕评时代:全国“必拉榜”厕所图鉴与背后的如厕革命

日期:2025-11-09 14:10:19 / 人气:21

本文首发于虎嗅年轻内容公众号“那個NG”(ID:huxiu4youth)。在这里,我们呈现当下年轻人的面貌、故事和态度。
吃喝拉撒是人生大事。餐厅有大众点评,现在,厕所也总算迎来了属于自己的小众点评。在这里,你无须为骤然的便意而紧张,因为互联网的各位厕评家会接力守护你的脆弱时刻。无论你是否肠道敏感,都一定经历过某个屎意来袭的至暗时刻。为了最大程度避免这类悲剧发生,从去年年底起,一波探厕博主开始大规模涌现在社交媒体上。如今,测评模式已经发展成熟,并成了生活必备攻略的一部分。其内容之丰富,就像是《孤独星球》之于背包客。

一、厕评的“三维考核体系”:什么样的厕所能上“必拉榜”?

品评菜肴要看色香味,点评厕所也不是有坑就行。厕所鉴评事业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了一门系统体验美学。厕评家深知从暧昧的灯光到洁净的马桶,再从清幽的香氛到似有若无的音乐,这些细节组合起来,就是让人类灵魂震颤的关键奥义。基于此,厕评家的点评围绕着视觉效果、硬件配置和氛围感受三个方面展开。
视觉效果是第一关。当人迈入厕所的那一刻,首先感受到的是空间大小。包间外,洗手池是基础配置,若有全身镜和补妆灯光可适当加分;隔间内空间同样关键——过窄易蹭墙有压迫感,过宽则缺乏安全感。北京侨福芳草地男厕所就因空间规划合理,被网友评为“空间规划的王”。
硬件配置决定体验下限。马桶、垃圾桶、洗手设备是主体,但细节更重要:隔间灯光明暗、开门方向、是否有挂钩/置物架、一次性马桶垫片是否充足、消毒液是否空瓶等,都直接影响如厕感受。而智能马桶因具备加热和冲洗功能,往往能获得“免死金牌”,成为硬件加分项中的佼佼者。
氛围感受是决胜关键,其中气味更是核心。“没有味道”是最低底线,性价比最高的是若有若无的消毒水味,若有香薰加持则分数翻倍。北京王府中环厕所因疑似使用MUJI香氛广受欢迎,环球金融中心厕所更是因“比自家厨房都香”金榜题名。此外,卫生纸的薄厚、是否可直接冲厕等“触觉细节”,也是氛围考核的重要补充——毕竟“拉屎没纸”被网友调侃为“仅次于地球毁灭的恐惧”。

二、全国“必拉榜”代表厕所:从北京双雄到各地特色

在严格的三重考核下,能成为“必拉之地”的厕所少之又少。目前,国内最具代表性的“必拉榜”厕所集中在一线城市,其中北京的表现尤为突出。
  • 北京王府中环厕所:凭借香氛氛围、简约大气的装修、戴森等高档卫浴品牌配置,以及优越的地理位置,成为北京厕评圈的“顶流”,被网友称为“神之厕所”。
  • 北京侨福芳草地厕所:以极致的空间规划见长,硬件配置齐全,整体体验均衡,与王府中环并列为北京“必拉双雄”。
  • 南京德基广场厕所:虽因装修华丽被部分便秘人士吐槽“中看不中拉”,但凭借高端的硬件设施和设计感,仍是南京厕评中的热门打卡点。
除了这些知名地标,各地还涌现出区域性的“必拉榜”。例如,头部厕评IP@北京必拉榜 还推出了两广和西南地区限定“必屙榜”,结合地域用语习惯,收录了当地符合“三维考核”的优质厕所,并强调“为保证投稿质量,无证人士不得轻易顶名拉屎”。

三、厕评文化背后:从“厕所侠”到“相厕术”的社会隐喻

厕评早已不是小众整活,而是遍布全球的评价体系。海外厕评博主被尊称为“厕所侠”,既有无私分享巴黎街头公厕使用教程、卢浮宫厕所密码等“古道热肠”的举动,也有通过共享消费小票密码“劫富济贫”、拯救“只想出不想入”人士的暖心操作。国内则衍生出“体验派”博主,专门探访富有艺术气息的厕所,将其视为“老板灵魂的表现”;还有因肠道敏感而拥有超强共情力的“老拉家”,堪称厕评领域的“天赋型选手”。
更值得深思的是,厕评文化催生了“相厕术”——通过厕所判断公司好坏的新视角。对打工人而言,厕所早已不是单纯的生理需求场所,而是高压职场中“唯一能获得安全感的避风港”。专家认为,人类潜意识中会将固定排泄地点与安全感、秩序联系在一起,而拉屎更是“除睡眠外唯一一个必须完全放松的生理活动”。因此,公司厕所的坑位比例(是否符合3:2的男女厕位标准)、是否安装计时器/信号屏蔽、马桶舒适度、日常维护状况等,都成了衡量公司对员工尊重程度、财力及人员素质的“隐性指标”。

四、结语:厕所里的尊严与平等

央视网数据显示,平均每人每年上2500次厕所,一生平均有3年在厕所度过。从90年代的露天旱厕到如今的“人桶合一”,厕所的变迁折射出社会文明的进步。当人们为“梦想中的厕所”发声时,本质上是在追求职场中最基本的尊重。而厕所最珍贵的特质,在于它的平等——无论财富、阶级、认知差异,当所有人坐在马桶上时,脑子里只有一个共同的念头:“请务必通畅”。这个充满烟火气的空间,成了高压社会中最和平的角落,也托举着人类最朴素的尊严。

作者:杏耀注册登录平台




现在致电 5243865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杏耀注册登录平台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