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媒警告中国,一旦开打中国将被围攻,最危险的不只战争
日期:2025-10-08 18:48:06 / 人气:10
"近期,俄罗斯媒体频频发表分析文章,讨论一旦台海发生冲突,中国可能面临的国际环境。
这些报道认为,中国可能会像俄罗斯在乌克兰危机中一样,遭到西方国家的集体围堵和制裁。
然而,仔细分析就会发现,中国面临的情况与俄罗斯有着本质区别,最严峻的挑战可能不是军事冲突,而是金融和经济领域的博弈。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在2023年6月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提出,如果中国在台海采取行动,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将会联合起来,对中国实施从军事到经济的全方位施压。
报道特别强调,相比实际的军事冲突,金融制裁可能给中国带来更大威胁,例如将中国踢出SWIFT国际结算系统,冻结中国海外资产等。
这些分析借用了中国军事专家提出的""五级战争""理论,该理论将冲突分为五个等级,最高级别为多国联盟的联合攻击。
俄媒认为,中国海军需要为此做好准备,应对可能发生的""饱和攻击""。
尽管俄媒试图将台海问题与乌克兰危机相提并论,但这两个问题在国际法层面存在根本差异。
联合国大会于1971年通过的第2758号决议早已明确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这意味着台湾问题纯属中国内政,不同于乌克兰作为一个主权国家与俄罗斯之间的国际争端。
俄媒报道中最值得关注的是关于金融制裁的分析。
确实,如果中国遭到类似俄罗斯的金融制裁,可能会面临严重挑战。
中国拥有超过3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对外贸易高度依赖美元结算体系。
若被排除在SWIFT系统之外,中国的国际贸易将受到重大影响。
俄罗斯在2022年被排除出SWIFT系统后,虽然通过推广本币结算等方式缓解了部分压力,但仍然付出了巨大经济代价。
中国作为全球第一大贸易国,经济对外依存度更高,因此面临的潜在风险也更大。
欧洲理事会在2024年9月的一份报告中就曾警告,西方可能对中国采取类似俄罗斯的金融制裁措施。
面对这些潜在风险,中国早已开始多方面的准备工作。
在金融领域,中国积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2024年,人民币在跨境贸易结算中的占比已升至30%以上。
中国自主建立的跨境支付系统也在不断完善,为可能脱离SWIFT系统做准备。
在供应链方面,中国通过加强国内大循环、减少对外依赖来增强经济韧性。
当美国在2025年3月对中国加征10%关税后,中国迅速将15家美国企业列入出口管制清单,这些企业大多是五角大楼的无人机供应商。
这一反制措施立即影响了美国无人机产业的发展进度。
尽管西方可能对中国实施制裁,但这种做法同样会给西方国家带来严重损失。
中国是全球供应链的重要环节,许多行业都依赖中国制造的产品和零部件。
2025年中国对锑等关键矿产实施出口管制后,国际价格从每吨1400美元飙升至38000美元,涨幅超过2600%,这直接影响了西方制造业。
同时,中国拥有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是全球最重要的消费市场之一。
当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表态支持对华强硬政策后,特斯拉2025年2月在华销量同比下跌49.2%,中国消费者纷纷转向本土品牌。
这表明,任何试图与中国""脱钩""的行为都会付出沉重代价。
俄媒预测的多国联合围堵情景在现实中可能难以实现。
即使在乌克兰危机中,国际社会对制裁俄罗斯的态度也并不一致。
日本、韩国等美国盟友跟随制裁,但许多东南亚国家则持保留态度。
这种分化在针对中国时可能更加明显,因为中国与众多国家建立了密切的经贸关系。
2025年6月,美日澳举行联合军演的同时,中俄海军也进行了联合演习。
这表明国际格局正在向多极化发展,很难形成铁板一块的反华联盟。
每个国家都会基于自身利益做出选择,而不是盲目跟随某个大国。
最重要的是,中国始终坚持和平发展道路,通过对话协商解决争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各国利益相互交织,任何试图孤立中国的行为最终都可能孤立自己。
中国将继续以开放包容的态度与世界各国的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
这些报道认为,中国可能会像俄罗斯在乌克兰危机中一样,遭到西方国家的集体围堵和制裁。
然而,仔细分析就会发现,中国面临的情况与俄罗斯有着本质区别,最严峻的挑战可能不是军事冲突,而是金融和经济领域的博弈。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在2023年6月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提出,如果中国在台海采取行动,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将会联合起来,对中国实施从军事到经济的全方位施压。
报道特别强调,相比实际的军事冲突,金融制裁可能给中国带来更大威胁,例如将中国踢出SWIFT国际结算系统,冻结中国海外资产等。
这些分析借用了中国军事专家提出的""五级战争""理论,该理论将冲突分为五个等级,最高级别为多国联盟的联合攻击。
俄媒认为,中国海军需要为此做好准备,应对可能发生的""饱和攻击""。
尽管俄媒试图将台海问题与乌克兰危机相提并论,但这两个问题在国际法层面存在根本差异。
联合国大会于1971年通过的第2758号决议早已明确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这意味着台湾问题纯属中国内政,不同于乌克兰作为一个主权国家与俄罗斯之间的国际争端。
俄媒报道中最值得关注的是关于金融制裁的分析。
确实,如果中国遭到类似俄罗斯的金融制裁,可能会面临严重挑战。
中国拥有超过3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对外贸易高度依赖美元结算体系。
若被排除在SWIFT系统之外,中国的国际贸易将受到重大影响。
俄罗斯在2022年被排除出SWIFT系统后,虽然通过推广本币结算等方式缓解了部分压力,但仍然付出了巨大经济代价。
中国作为全球第一大贸易国,经济对外依存度更高,因此面临的潜在风险也更大。
欧洲理事会在2024年9月的一份报告中就曾警告,西方可能对中国采取类似俄罗斯的金融制裁措施。
面对这些潜在风险,中国早已开始多方面的准备工作。
在金融领域,中国积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2024年,人民币在跨境贸易结算中的占比已升至30%以上。
中国自主建立的跨境支付系统也在不断完善,为可能脱离SWIFT系统做准备。
在供应链方面,中国通过加强国内大循环、减少对外依赖来增强经济韧性。
当美国在2025年3月对中国加征10%关税后,中国迅速将15家美国企业列入出口管制清单,这些企业大多是五角大楼的无人机供应商。
这一反制措施立即影响了美国无人机产业的发展进度。
尽管西方可能对中国实施制裁,但这种做法同样会给西方国家带来严重损失。
中国是全球供应链的重要环节,许多行业都依赖中国制造的产品和零部件。
2025年中国对锑等关键矿产实施出口管制后,国际价格从每吨1400美元飙升至38000美元,涨幅超过2600%,这直接影响了西方制造业。
同时,中国拥有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是全球最重要的消费市场之一。
当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表态支持对华强硬政策后,特斯拉2025年2月在华销量同比下跌49.2%,中国消费者纷纷转向本土品牌。
这表明,任何试图与中国""脱钩""的行为都会付出沉重代价。
俄媒预测的多国联合围堵情景在现实中可能难以实现。
即使在乌克兰危机中,国际社会对制裁俄罗斯的态度也并不一致。
日本、韩国等美国盟友跟随制裁,但许多东南亚国家则持保留态度。
这种分化在针对中国时可能更加明显,因为中国与众多国家建立了密切的经贸关系。
2025年6月,美日澳举行联合军演的同时,中俄海军也进行了联合演习。
这表明国际格局正在向多极化发展,很难形成铁板一块的反华联盟。
每个国家都会基于自身利益做出选择,而不是盲目跟随某个大国。
最重要的是,中国始终坚持和平发展道路,通过对话协商解决争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各国利益相互交织,任何试图孤立中国的行为最终都可能孤立自己。
中国将继续以开放包容的态度与世界各国的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
作者:杏耀注册登录平台
新闻资讯 News
- 从“失联”到辞职!万科高层震荡...10-13
- 中国游客马来西亚失联事件:搜救...10-13
- 法国总理勒科尔尼二次组阁:新政...10-13
- 深圳水贝3家公司涉开设赌场罪被查...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