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人适合做生意?答案藏在“退无可退”里
日期:2025-11-23 16:25:50 / 人气:24

中年失业潮下,“要不要创业”成了许多人热议的话题。有人说“劝人创业要么傻要么坏”,也有人认为“创业是唯一出路”。其实,做生意从没有固定的“准入门槛”,不是能说会道者的专利,也不是高学历者的特权。那些最终在生意场站稳脚跟的人,往往是被生活推着向前,却在压力中迸发出韧性的普通人。
一、没有“天生适合”,只有“被逼到份上”
你说“谁都可以创业”,这话一点不假。见过能言善辩者靠口才打开市场,也见过说话结结巴巴者凭真诚赢得信任;见过健全人在商场乘风破浪,也见过残疾人在细分领域闯出天地。广州那位曾被老板骂哭的文员,文化水平不高、没口才没人脉,却因要把女儿留在身边上学的压力,从卖鞋、卖家具到开全屋定制公司,生意远超预期。她的故事印证了:创业的起点往往不是“我想做”,而是“我必须做”。
纪录片里追踪的全球三十年以上老店,也没有一家是靠“爱好”支撑下来的。泰国街头的小吃摊、中国县城的杂货铺、美国社区的修理店,创始人大多是因家人下岗、亲人生病等生活困境,才推着车子、守着铺面开始营生。三年、五年、十年,在日复一日的琐碎与坚持中,“生活所迫”渐渐变成了“事业根基”。正如你所说:“当压力到了一定阶段,当你迫切想赚钱的时候,其实谁都可以做生意赚钱。”
二、能忍能扛,是生意人的“隐形铠甲”
你羡慕摆摊的人生意好,却也清醒地看到他们背后的付出:桥边烧烤摊的夫妻,老公烤串、老婆收拾,忙到凌晨两三点,陪客人喝酒到天亮,睡几小时又要去进货,全家上阵串串;你父母那代人到深圳创业,普通话不会讲、大字不识几个,凭着“不想回到被子都买不起、被人看不起的年代”的劲头,忍常人所不能忍,干常人所不能干。做生意从来不是“赚快钱”,而是“熬苦功”。
这种“忍”,是对辛苦的耐受——别人不愿起的早、不愿熬的夜、不愿受的累,你得扛住;这种“扛”,是对风险的承担——生意不好时的焦虑、资金周转的压力、客户挑剔的委屈,你得接住。那些喊着“想创业”却迟迟不动的人,往往不是没能力,而是没被逼到“退无可退”,生活还有退路,就难有破釜沉舟的勇气。
新能源汽车这个容错率极低的制造业领域,更考验生意人的“扛事”能力。李斌在蔚来亏损、被贴“最惨的人”标签时,没有退缩——14小时自驾直播测试半固态电池续航,120km/h高速爆胎测试亲自上阵,用硬核行动回应质疑;雷军跨界造车遭遇流量反噬,SU7安全事故、营销话术争议接踵而至,从顶流跌落至舆论漩涡,仍需扛住用户不满、品牌信任危机的压力。制造业的苦,远非“赚快钱”可比,它要求创业者扛住长期亏损的焦虑、技术攻关的艰难、舆论风波的冲击,这种“扛”不是一时冲动,而是日复一日的坚持与迭代。
三、真诚做人,是生意场的“通行证”
那位广州文员能创业成功,很重要的一点是“遇到很多贵人”,而贵人愿意帮她的原因,是“不太会说话,但人老实,很真诚”。在生意场上,技巧可以学、话术可以练,但真诚是装不出来的。客户愿意长期合作,不是因为你多能说,而是因为你靠谱——产品质量过关、承诺说到做到、出现问题不推诿。
就像你父母那代创业者,或许不懂复杂的营销理论,却凭着“不坑人、不骗人”的实在,积累了一批又一批回头客。生意的本质是人与人的连接,真诚就像纽带,能把一次交易变成长期信任,把陌生客户变成事业伙伴。
结语:创业不是选择,是“背水一战”的勇气
其实从来没有“适合做生意的人”,只有“愿意为生活拼一把的人”。当你不用为三斗米折腰时,创业可能是“可选项”;当你退无可退时,创业就成了“必选项”。搞钱、做事、撑起生活,这些都不是“自然而然”,而是“不得不然”后的全力以赴。
就像你说的“大家互勉吧”,不必纠结自己“适不适合”,如果生活给了你压力,就把它变成动力;如果眼前有了机会,就别怕辛苦去抓住。毕竟,生意场上的成功,从来不是靠“天赋异禀”,而是靠“绝不认输”——认输的人,早就被生活打回了原点;而坚持的人,终会在熬过后看到曙光。
生意的真谛,不是赚多少钱,而是在解决生存问题的过程中,活成了自己的靠山。当你被逼到无路可退时,请相信:你比自己想象中更强大,那些你以为扛不过去的苦,终将变成你生意路上的“垫脚石”。
作者:杏耀注册登录平台
新闻资讯 News
- 以史为鉴,资本支出热潮何时沦为...11-23
- 一个网站的更新,让外国人集体断...11-23
- 什么人适合做生意?答案藏在“退...11-23
- 娃哈哈2025经销商大会:业绩平稳...11-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