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新的 P2P 骗局正在酝酿?解析 RWA 的机遇与风险

日期:2025-08-07 14:47:42 / 人气:19


RWA(真实世界资产代币化)近来成为金融圈的热门话题,“万物皆可代币化” 被宣传为一场价值数万亿美元的数字化变革。波士顿咨询预测,到 2030 年,非标资产 RWA 细分市场规模或达 16 万亿美元,相当于届时全球 GDP 的 10%。然而,在这繁荣的表象下,人们不禁疑问:褪去 “代币化”“去中心化” 的技术外衣,RWA 与当年的 P2P 究竟有多大本质差异?它是金融效率的革命,还是又一场以技术为名的金融骗局?
RWA 与 P2P:相似与差异
RWA 最原始的定义是 “真实世界资产”,涵盖现实中各种有形和无形资产。在区块链和金融科技领域,它更像一场金融革命的动词,通过 “代币化” 将传统资产分割后搬到区块链上出售。比如,一套价值过亿的北京四合院,可通过 RWA 拆成 10 万份,每人花 1000 块就能成为 “数字房东”,坐等租金分红,实现了 “资产碎片化、全民参与”。
从目的来看,RWA 和 P2P 有相似之处,都旨在降低传统金融门槛,实现 “去中介化”,让资产方多一个融资渠道,资金方多一个低门槛投资机会。P2P 依靠互联网平台让借贷双方直接交易,削弱银行等中介,但存在信用风险难控、信息不透明等问题。
RWA 则迭代了这种 “撮合逻辑”,将中间桥梁换成区块链。区块链像一本多人共同维护、可查阅的分布式账本,资产相关信息公开且不可随意更改。同时,RWA 利用智能合约,能按预设规则自动完成资金划转、收益分配等操作,无需人工干预。相比 P2P 主要靠借款人信用说服投资人,RWA 以真实资产做抵押,过程更可靠、风险更可控,堪称 P2P 普惠目标的技术升级版,可定义为 “有资产抵押的、全球化的、基于区块链的 P2P2.0”。
RWA 对传统金融业冲击巨大。资产方可直接向全球投资者发行 “资产代币”,降低融资成本,通过去中心化交易平台实现高效交易,冲击传统证券交易所模式;房地产行业也被改变,从非标准、区域化的 “笨重” 投资品变为标准化、流动性强的全球化金融产品,对传统房地产中介等形成冲击。
RWA 潜藏的风险
RWA 的拥护者称其用技术手段解决了 P2P 崩溃的四大 “原罪”:以 “硬资产抵押” 替代 “信用贷款” 保证资产透明;用 “智能合约” 托管替代 “平台资金池” 保障资金安全;将风控规则写入智能合约自动执行;在去中心化交易所实现 24/7 交易提升流动性。
但现实中,RWA 并非无懈可击。P2P 爆雷根源是虚假标的,RWA 同样无法解决 “资产原罪”。区块链技术再先进,也无法验证链下资产是否真实存在,若底层资产虚假或劣质,RWA 只是对 “垃圾” 进行了数字化编码。2023 年全球新增的 RWA 项目中,有相当比例是无实体资产支撑的 “伪 RWA” 项目,更有甚者利用 AI 生成虚假文件掩盖资产挪用事实。
此外,RWA 还面临资产流动性和定价难题。其锚定的非标准化资产,如非上市股权、艺术品等,价值波动大且难有公允定价,可能因市场恐慌或资产减值导致代币流动性枯竭甚至清零。而且,RWA 将风险全球化了。比如,泰国的房产由开曼注册的基金会发行代币卖给全球投资者,一旦出现问题,监管、法律适用、投资者追索等都成了难题,形成 “法律孤岛”。虽然在香港、新加坡等地可通过 SPV 缓释风险,但在全球多数区域,该风险依然突出。
RWA 背后的地缘政治博弈
若仅从风险层面分析,就低估了 RWA 的真正意图。它不仅是金融技术创新,更是地缘政治工具,国家是最大玩家。当前 RWA 市场虽非国家直接主导,但由国家信用资产(如美债)和受严格监管的全球金融巨头主导。截至 2025 年 7 月,全球 RWA 市场(不含稳定币)总规模约 255 亿美元,私人信贷和美国国债占近 90%,美国国债代币化成为主流应用。
这使 RWA 成为美元霸权在数字时代延续的工具,让全球资本能绕开资本管制和传统银行体系,无摩擦地投入美元资产池,对非美经济体进行数字化 “资本收割”,虹吸全球流动性。
面对这种情况,世界各国陷入 “囚徒困境”:拥抱 RWA,会向以美元资产为核心的体系开放金融边界,挤压本币需求,削弱货币政策调控能力和金融主权,冲击非美国家铸币税;封锁 RWA,短期内可防范资本外流、守住金融主权,但长期可能被全球数字金融体系边缘化,丧失在未来全球贸易中的影响力。一些国家已通过建立 “数字防火墙” 管控 RWA 跨境流动,香港、欧元区等也在推进相关举措以守住金融自主权。
RWA 不会简单复刻 P2P 的覆辙,但存在旧套路新变种的可能。它是地缘政治、金融主权与技术革命交织的风暴,也是国家争夺新货币话语权的战场。对普通人而言,投资 RWA 需谨慎,要关注底层资产,而非被技术外衣迷惑。

作者:杏耀注册登录平台




现在致电 5243865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杏耀注册登录平台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