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竞争下具身智能赛道:中国孕育行业巨头的机遇与逻辑

日期:2025-07-09 22:18:14 / 人气:5



一、市场转暖与投资逻辑演变:从“共识”到“非共识”的博弈

(一)市场转暖信号与投资金额增长

2025年被华映资本创始管理合伙人季薇视为“作为之年”,年初至今华映投资金额已达去年全年的3倍。这一变化源于市场信心的恢复,政策暖风频吹,如“耐心资本”提出解决了国资存续期和接续化资金支持问题,海外资本也因FOMO情绪加大对中国科技领域的配置。清科投资人百人论坛以“拐点”为主题,印证了市场对行业转折点的共识。  

(二)“共识+非共识”投资方法论

季薇强调华映资本始终坚持“共识+非共识”的投资方法论。“共识”用于判断市场和趋势,如当前科技投资成为强共识;“非共识”则指向创新机会确认和投资时点判断。例如,在低空经济领域,虽存在“是否只是电动版直升机”“市场是否为伪需求”等质疑,但华映经过内部讨论,认为其是未来中国空天地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最终达成共识并进行布局。  

二、硬科技投资浪潮中的前沿方向与潜在风险

(一)AI: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驱动力

季薇认为AI是当下最大的投资主题,它作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推动力,影响着各行各业的信息获取、工作生活方式以及教育思维方式。尽管AI赛道创业企业尚在早期,企业估值变动和机构出手速度迅猛,巨头也在积极布局,但AI带来的变革不可忽视,华映持续关注算力芯片(通用计算芯片GPU、异构计算芯片和高速通信芯片)、颠覆性技术(新创新架构的大模型、AIGC模型、Agentic AI相关技术)等层面。  

(二)具身智能:AI与物理世界互动的分支赛道

具身智能是AI大模型结合本体与物理世界互动的领域,华映凭借在先进制造领域的硬件投资认知,迅速完成对赛道内头部企业的布局。季薇判断具身智能有望在未来5 - 10年迎来“顿悟时刻”,当前行业处于类似新能源车2018年前夕的时刻,赛道早期、资本预期高涨且泡沫共生。华映关注大模型研发能力突出的企业(如自变量机器人)和在场景化应用上占据优势、有造血能力的企业(如云深处科技、魔法原子)。  

(三)材料科技:长期性朝阳行业

材料科技是华映看好的另一个前沿方向。美日德等国崛起时都伴随着巨头材料企业的崛起,中国迈向发达国家进程中必然孕育超级材料企业。成熟市场的技术迭代(锂电新材料)和产业升级增量需求(高端制造)带来新材料行业机遇,它是横向服务所有产业的长期性朝阳行业。  

(四)潜在风险:AI投资的复杂处境

AI投资面临诸多挑战,创业企业尚在早期,估值变动和机构出手速度难以把握,巨头虎视眈眈且推进能力强。财务投资人难以从实际壁垒和早期数据判断合理性,更多回归基于团队对AI与商业理解能力的适配性判断,这种判断主观性较强。  

三、中国具身智能赛道的优势与巨头诞生逻辑

(一)中国优势:制造业、人才与场景的完美结合

中国在硬件迭代速度、产业链完整性、工程化人才储备等方面具备显著优势。作为联合国工业门类最全的国家,国内制造业供应链强大;每年培养的工程师占全球三分之一,成本仅为欧美的三分之一;同时拥有丰富的落地场景。这些优势使中国在具身智能领域具备孕育行业巨头的潜力。  

(二)对标新能源车行业:具身智能的发展轨迹

回顾新能源车行业的发展历程,2018年前“蔚小理”获得巨额融资但无量产交付,2018 - 2020年陆续上市交付后估值上涨至千亿人民币,2020年成为爆发元年,之后巨头入场。具身智能行业当前正处于类似阶段,赛道早期、资本预期高涨,创业企业有机会在技术仍有创新机会、市场导入阶段崭露头角。  

(三)估值合理性判断:价格与价值的平衡

尽管头部机器人项目估值快速攀升,但华映认为当前市场资金大量涌入,估值可能未达最高点。判断估值合理性需综合考虑企业未来成长空间和根本壁垒,若价格小于价值,就值得在当前阶段部署。华映在企业早期入局,既基于行业内的非共识(对出手时机的困惑),也依据科技竞争三阶段理论,并非等到场景落地才投资。  

四、结论:中国具身智能赛道的崛起之势

在大国竞争背景下,具身智能赛道成为中国科技投资的重要方向。AI作为核心驱动力带来广泛变革,具身智能作为AI与物理世界互动的分支,结合中国的制造业、人才和场景优势,有望孕育出行业巨头。尽管投资面临复杂风险,但华映资本通过“共识+非共识”的投资方法论,在不同阶段精准布局,把握投资机会。随着技术的突破和市场的成熟,中国具身智能赛道必将迎来辉煌时刻,在全球竞争中占据重要地位。

作者:杏耀注册登录平台




现在致电 5243865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杏耀注册登录平台 版权所有